保生產 斗風雪 抗嚴寒
春節(jié)后的第一個工作日,百里油區(qū)普降大雪,江蘇油田工程中心油管桿加工修復中心干部職工抗嚴寒、斗風雪,確保該中心生產的安全、平穩(wěn)運行。
正月初七,當人們告別了節(jié)日的長假,奔赴各自工作崗位的時候,新春的第一場雪也不期而至。大雪漫天飛舞,剎那間便使得百里油區(qū)處處是銀裝素裹,分外妖嬈,就在大家爭相欣賞這天公美景,互道新年祝福的喜慶時刻,大家也正經歷著一場“雪”的考驗。
風雪中堅守
上午7時,刺骨的冷風夾雜肆虐的大雪,把整個油管修復中心都籠罩在迷蒙的冰凍的氛圍里。院內一片蒼茫,寒風卷著雪花,不時鉆進衣領和眼睛,眼角和臉上都結上了一層冰霜。上午7時10分,在熱煮箱附近的料架旁,班長沈俊和職工劉友平正在低著頭挑選不合格的油管,他們的身上全是雪花,都快成雪人了,他們不時地抬起袖子隨意擦去臉上的雪花,剛毅的眼神卻緊緊盯著每一根油管。
班長沈俊說,由于天氣寒冷,油管外壁又沾附著油泥砂,雖然清掃了料架上雪覆蓋著的雪花,但兩個人要把油管滾動起來也十分吃力。沒想到今天油管的提升鏈升機也罷工了。為了不耽誤生產,待清洗料架上的油管進行人工目測后,再用人工抬在清洗的料架上,即使天氣十分寒冷,工作量和勞動強度也大大增加,但也阻擋不了他們保油上產的決心和信心。
風雪中吊裝
上午8時,風,越刮越猛;雪,越下越大。在風雪肆虐沒有任何遮擋的吊裝作業(yè)現場,由大班干部組成的突擊隊“全副武裝”,身穿紅色工服,頭戴安全帽,有的在滾油管、有的在指揮、有的在掛繩套、有的在用推拉桿、有的在用牽引繩、有的在解繩套,冷風吹在他們的臉上,雪花落在他們的睫毛上,可他們全然不顧。
項目經理趙悅如說,面對雨雪天氣,他們絲毫不敢怠慢。為了確保吊裝安全,大家對吊索具進行了安全檢查,排查安全隱患。
上午9時,寒風如刀割一般,風卷著雪花打著旋直往脖領子里鉆,手套已被雪水浸透,腳上的雪融化并浸濕了工靴。
雙手凍得伸不開,手指漸漸不聽使喚,他們時不時搓搓凍僵的雙手、擦掉安全帽檐上的雪花,依然一絲不茍地吊裝著。經過3小時的浴“雪”奮戰(zhàn),安全順利完成了360根油管的吊裝任務,確保了采油廠生產需求。
寒風中搶修
上午11點,大家正準備下班,高壓泵房的泵頭密封圈發(fā)生嚴重刺漏,無法正常使用,如不及時更換勢必對下午的生產造成嚴重影響。
在半小時前,連續(xù)運轉的高壓泵,突然出現故障罷工了。班長熊化川經過拆卸后檢查發(fā)現,原來有一處密封圈由于長時間的運作已出現了磨斷現象,起不到密封的作用,從而導致了供壓不足。
熊化川用毛刷仔細清理連接處的碎屑,更換上新的密封圈?!把b彈簧、緊螺絲、起泵運轉?!币苍S天氣太冷,十字螺絲刀幾次從熊化川手中滑脫,他多次用嘴向手上“哈氣”。經過兩個小時的奮戰(zhàn),高壓泵又響起了悅耳的運轉聲。此時,大家都凍得直跺腳,直搓手,有的直接把手放進技術干部徐斌端來的熱水里。
油管桿加工修復中心干部職工以“困難面前有我們,我們手下無困難”的斗爭精神迎難而上,用行動展現“黨史學習教育”新成果,用生產經營指標展現推進工程中心可持續(xù)高質量發(fā)展的新面貌。
(來源:中國石化新聞網 2022年2月9日)
本站維權及免責聲明
- 1.凡本網所有原始/編譯文章及圖片、圖標的版權均屬中國工業(yè)清洗協(xié)會所有,如需轉載,請注明“信息來源:中國工業(yè)清洗協(xié)會”。違反上述規(guī)定者,本網將保留追究其侵權責任的權利。
- 2.凡本網注明“信息來源:XXX (非中國工業(yè)清洗協(xié)會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 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